目前,生物医学研究中所使用的实验动物主要以啮齿类动物(小鼠、大鼠)为主,许多人类疾病模型也是以这些啮齿类为主而建立的。但由于啮齿类在进化地位、生理病理机制方面与人类有巨大差异,在这些啮齿类上所积累的知识和取得的研究成果,与人类疾病的实际发病机制和临床药物应用的有效性存在相当差距。而灵长类动物在进化地位、生理病理机制上与人类最为接近,因此,重大疾病灵长类动物模型创制在解析人类疾病机理与新药研发中具有独特和不可替代的地位,成为目前国内外着力开展的研究热点。
在万物复苏之际,《动物学研究》——《灵长类动物与人类疾病模型》第2期专刊(http://www.zoores.ac.cn/CN/volumn/current.shtml)与读者见面了!在去年春暖花开时,曾出版过《灵长类动物与人类疾病模型》第1期专刊。该期专刊出版后反响很好,使刊物在PubMed上的点击率显著上升,在刊物网站上的点击率也远远高于其他期次,多家单位的读者前来索取印本,充分凸显了该领域研究成果的学术魅力。
《灵长类动物与人类疾病模型》第1期专刊出版后,又相继收到此类稿件40余篇。经国内、外同行严格评审、副主编审定等一系列过程,从中认真地遴选出研究论文与报告15篇,综述3篇,共计18篇。
15篇研究论文与报告以树鼩、猕猴和食蟹猴作为研究对象或模型动物,多方位地介绍了相关研究最新成果。对于树鼩的研究,该期重点报道了疾病模型(如细菌感染和慢性吗啡依赖模型的建立)、精子形态特征和冷冻条件探索、肠道病毒EV71感染、自发性乳腺肿瘤特性等基础生物学研究;对于猕猴,则报道了吗啡成瘾模型的初步建立、人工饲养中国猕猴种群中若干病毒(D型逆转录病毒、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和猴B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及同种脑内移植,神经前体细胞在大鼠玻璃体内的移植;此外,对食蟹猴2型糖尿病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也作了报道。
3篇综述文章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通过灵长类比较基因组学揭示人类及非人灵长类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免疫限制因子TRIMCyp融合基因在灵长类动物中的表达及限制逆转录病毒复制的作用机制;基于疾病同源性、表象一致性和药物预见性的疾病动物模型建立标准,论述了利用树鼩建立抑郁症疾病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动物学研究》将围绕人类重大疾病灵长类动物模型创制和疾病机理解析,以及新药研发这一重大研究领域持续组织一系列相关进展的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述,拟在2013年出版《灵长类动物与人类疾病模型》第3期专刊,围绕此重大科学领域形成刊物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