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澳门赌场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悉,该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吴天准领导的课题组,提出了一种新颖简便的低成本、高性能制备方法“软复制工艺”,突破了超疏液表面制备的重要瓶颈。相关研究日前发表于《材料化学杂志A辑》。
为开发适用于任何液体的“超疏液”表面需要特殊的倒悬微纳米结构,但其制备仍受限于重要瓶颈,包括工艺和材料互相耦合,仅可在少数材料上才能制备微纳倒悬结构,而且微纳倒悬结构的可控制备困难,如果采用化学方法难以精细控制结构,重复性差,而微纳加工十分可控但需要昂贵的设备。
吴天准课题组先在Si或是光刻胶基底上,采用微机电系统工艺加工出规则、精确的“T”型微结构,然后浇注弹性体材料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得到倒“T”型结构的PDMS软印章,将多种可固化材料制成溶液浇筑到PDMS印章上并脱模,最后在成型的T型微结构上做低表面能修饰,就可以得到性能优异的超疏液表面。
吴天准介绍,由于“T”型微结构稳定耐用,而PDMS印章便于脱模且可反复使用(不少于100次),因此1个微结构便可复制出100×100,即1万个相同结构、成本低廉的子模板,从而保证了性能可靠,并大幅稀释了微加工成本。同时,此方法也赋予了超疏液表面更多材质特性,如柔性、透明、生物兼容性等等。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4-05-28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