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北市海流图乡坝上草原。CFP
“以前,这儿的小麦每亩一年最多才产400多斤,现在可以达到900多斤。今年如果无灾无害,预估能达1000斤。”白普清说,眼望着麦穗高过膝盖,在疾风中挺立着绵延近千米的景象,你没法不激动。
这是一块1200亩的盐碱地,如今渐趋丰饶。它是国家重大科技支撑项目“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的试验示范基地之一。“自去年3月项目启动以来,这样的基地已在河北、山东、辽宁、天津等环渤海地区共建设了36个,面积28万亩。”澳门赌场院士李振声告诉记者。
绿色里的白斑
白普清是河北省南皮县乌马营镇白坊子村的村支书,他的村子距离渤海海岸90公里,属于环渤海低平原地区。这是我国土壤盐碱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有着4000万亩中低产田和1000万亩盐碱荒地,咸水储量约1000亿立方米。
“咸水干了之后,留下一地的盐,走在地上都咔嚓咔嚓地响。”白普清说,这是他和许多村民对当地过去的盐碱地的共同“音”象。
但盐碱地带给他们最大的印象是粮食的低产甚至绝产。在附近一个名为“穆三拨”的村子,村民们特意保留了一块长满“白斑”的麦田,与周围深绿齐整的麦田形成鲜明对比:麦子稀稀拉拉这一片那一片,中间裸露的土地上附着一层白色的盐。这块保留地是穆三拨村过去的写照,时至今日仍然在整个环渤海平原地区普遍存在。但白普清的经历告诉他,这些白斑是粮食增产的潜力所在。
“2008年我们村开始盐碱地改良试验,当时做了150亩,亩产小麦630斤。2010年扩大300亩,亩产也增加到了850斤。2011年再扩大了400亩,亩产达到900斤。”白普清村子的“增产版图”不断扩大,将那些白斑埋没在丰收在望的绿色里。
2009年12月,李振声到南皮调研中低产田粮食增产情况,提出“渤海粮仓”构想。项目启动后,白坊子村的这些增产麦田被纳入示范基地。
增产如何实现
白坊子村那1200亩麦田是如何实现增产的呢?李振声给出的答案是种、土、水,即种植耐盐作物、改良土壤使其脱盐、开发咸水灌溉技术。尽管“渤海粮仓”启动才一年,这些技术却酝酿已久。
“我们2011年在河北省海兴县开始做耐盐性小麦试验种植,比当地小麦品种增产了22.9%。”李振声介绍,他们利用从美国盐湖城引进的耐盐碱偃麦草与普通小麦进行杂交,把偃麦草中的抗逆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之中,使它们也有了偃麦草的耐盐性。白坊子村示范基地种的即是他们开发出的耐盐小麦品种“小偃81”。
李振声说,“小偃81”在中轻度盐碱地大规模示范,亩产可达到800斤。但要增产至1000斤,还得改良土壤本身,并解决干旱问题。
环渤海低平原地区海拔普遍低于20米,地下水最浅处才几十厘米,海水倒灌形成盐碱地。“盐随水走,地下水位下降,可阻断其盐分上移到土壤表层,耕地的含盐量便会随之下降。”澳门赌场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的站长刘小京说。作为“渤海粮仓”项目的承担者,南皮站的专家们此前已研究盐碱地多年,项目实施后,他们已开发出了暗管排盐、咸水微咸水混灌、冬季咸水结冰灌溉等技术。
“暗管排盐技术就是利用有空隙的暗管,控制地下水位,阻断盐分随地下水上移,并通过暗管将盐分排出土壤。”刘小京举例解释,咸水结冰灌溉技术则是以盐治盐。当冬天日均温度降至零下5℃以下时,将地下咸水抽出,浇灌在盐碱地上。
“由于水被抽出,地下水位便下降,盐分无法上移到土壤表层。而且,咸水结冰后,由于盐的融点比水低,咸水冰中的盐先融化并分离出来,只剩下淡水。融化后的淡水在灌溉了盐碱地的同时,通过暗管排盐法把之前的盐淋排出土壤。”刘小京说,这种方式既降低了耕地的盐分,还解决了淡水灌溉问题。
“农业科技战役”在继续
“渤海粮仓”让李振声已依稀看到20多年前那场“战役”的光辉。“我把渤海粮仓看作是‘黄淮海农业科技战役’的继续。”他说。
1988年到1993年,我国对黄淮海平原地区的中低产田开展综合治理。这个被称为“黄淮海农业科技战役”的浩大工程,李振声是重要的参与者。“当时,全国25个研究所,400多名科技人员,奔赴黄淮海地区的5个省市,向盐碱地、沙荒地、涝洼地等中低产田宣战。”
“对于现在环渤海地区的4000万亩中低产田和1000万亩盐碱荒地,我们的目标是将每亩的产量提高200斤,5000万亩就是100亿斤!这就是渤海粮仓2020年要实现的目标。”李振声语气激昂。
“100亿斤增粮,它可以占到全国粮食增产总量的十分之一。”李振声进一步解释,全国现有粮食耕地16亿亩,也就是说,要用全国三十二分之一的耕地,实现十分之一的增产。
“农业科技战役”确实在继续。对于长期处于“战场”一线的刘小京来说,这“战役”甚至未曾停止过。目前,南皮试验站有10个研究团队在同时工作,涉及耐盐育种、农业生态、盐碱地改良、咸水灌溉等多方面。“我们这还有几位驻站学习的硕士和博士。”刘小京颇感自豪,盐碱地上的战役不缺“战士”,战场从不会沉寂。
(原载于《光明日报》2014-07-02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