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科学》杂志以亮点文章形式在线发表了澳门赌场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周斌研究组关于冠状动脉起源的最新成果。研究发现,除已经认知的心外膜下血管干细胞外,冠状动脉还有一个重要“起源地”——心内膜。
科学界普遍认为,人类出生后的冠状动脉来源于娘胎里形成的冠状动脉,但这仅是假设,未获严格论证。周斌研究组利用转基因小鼠结合谱系示踪技术,对冠状动脉的起源和发育机制进行研究发现,冠状动脉的生成先后有序:心室壁外侧的冠状动脉来源于胚胎发育早期生成的血管;心室壁内侧的冠状动脉是在出生后新生成的。由此,冠状动脉的又一个“起源地”——心内膜“浮出水面”。
该研究还发现,冠状动脉来自两种不同的“母细胞”:心脏壁外层的冠状动脉主要由心外膜下血管干细胞发育而成,而心脏壁内层的冠状动脉来源于心内膜干细胞。这两类“母细胞”不仅位置不同,而且发育的时间也有很大差异:心脏壁外层的冠状动脉在胚胎时期就已开始发育,而心脏壁内层的冠状动脉在出生后1至2周才开始生长。
周斌等还首次提出冠状动脉的起源可划分为两个血管群,即位于心室壁外侧的第一冠状动脉群和心脏内部(包括心室壁内侧和室间隔)的第二冠状动脉群。定量分析显示,心内膜来源的第二冠状动脉群才是供给心脏血液的“最大功臣”,因为它肩负着为心脏内约60%心肌供血的重任。
专家认为,这一重大发现为探索先天性心脏病,如心肌致密化不全与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等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提供了重要线索,也为冠心病引起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的血管再生治疗和体外人工心脏血管生成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2014-07-07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