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专家视点
杨柏龄:企业研发力量成长才是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关键
  文章来源:《科学新闻》 发布时间:2010-04-28 【字号: 小  中  大   

尽管分管澳门赌场这一最大的国立研发机构的高技术工作多年,但是在67岁的澳门赌场前副院长杨柏龄看来,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依靠企业才是硬道理。而让他忧虑的是,中国目前很多高技术项目的研发主体仍在传统科研院所,很多企业研发机构并没有得到质的增长。

“虽然这种现状是由企业研发能力弱造成的,但是如果对它不重视,企业自己的研发力量就难以成长!最后,我们还是看不到能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创新。”杨柏龄强调。

他还指出,很多研发机构在目前的大型高技术研发模式中是受益者,不经过一定的调整,也很难将高技术产业化的主动权拱手让给企业。

核心技术缺失之痛

尽管中国缺少核心技术已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但是杨柏龄列举的情况,仍然让人感到形势紧迫。

杨柏龄援引了科技部前部长徐冠华2008年的报告指出,发达国家占有原创性专利的绝大部分,比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术,关键技术领域西方发达国家占世界专利的90%。生物技术专利,美国占59%、欧洲19%、日本17%,发展中国家占5%,中国只能在这5%之中分一杯羹。

为了弥补技术原创能力的不足,中国大量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但在这两个层面的投入很不平衡,消化吸收投入太低。从2000年到2006年,中国的消化吸收投入是在增加,但是引进技术的费用远大于消化吸收的费用,这样的做法实际上还是对国外的依赖非常强。

中国大幅度的技术引进让高技术产品出口和生产快速增长。但是,在光鲜的表面下面是,尽管高技术产品出口年均增长37%,但在高技术产品出口中,自主知识产权的贡献逐年减少。外资企业在其中所占份额从1996年的59%升到2007年的89%。

杨柏龄以自己调研过的纺织行业为例:一个纺织厂从头到尾都是引进,“进去看我总在找自主知识产权。最后你看下来,他告诉你从头到尾都没有,连根针都没有。”

杨柏龄表示,国际上一般认为,企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为2%时,企业可以维持生存;占到5%时,企业在市场才有竞争力。绝大多数中国企业远达不到这个比例。个别企业,像华为,研发投入已经占到销售收入的10%。但是这样的例子如凤毛麟角。

科研不能承受之重

由于企业研发力量的欠缺,中国一直主要依靠科研单位进行核心技术的攻关。但在杨柏龄看来,靠科研机构进行攻关,并不能从根本上弥补核心技术的欠缺。他表示,科研机构可以帮助企业提升自主创新的水平,但是不能取而代之,因为两者遵循着完全不同的逻辑。

在表面上看起来,问题在于不同的考评体系。科研需要发论文,而企业最终的衡量标准只能是市场是否认可。

而问题并不这么简单。“发表论文意味着一定要得出别人没有得到的结果,这就需要高度精密的仪器,设计各种极端的条件,而这些在工业上或者很难实现,或者成本太高而不现实。”杨柏龄说。

他指出,科研用论文进行考评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但是把论文考评的思维用于衡量科研成果在产业化应用,却难以奏效。因为对于产业化来讲,“新”并不是最重要的,能用、低成本才是关键。

但是对于习惯了科学界规矩的科学家而言,往往对“纯粹”科技的追求大于对市场的考虑。“许多科学家即使愿意进行产业化的工作,往往也希望把自己的技术发展得更加完美,把每一个技术缺陷都弥补上,但是市场也许没有这个耐心。”杨柏龄表示。

他举了前几年一个从葡萄中提取白藜芦醇的例子。从事研究的科学家总认为自己的研究不够完善,但是两年时间下来,这种化合物的市场价格跌落了数倍,已经失去了获取高额利润的机遇,最终项目不了了之。

另一个高技术研发遇到的问题是,科研单位的设备规模往往不够大,还达不到企业的中试水平,而且也往往缺乏工业生产中必须的工程、工艺和机械制造能力。“以化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产业化规模的工程而言,基础科研过程不可能遇到这种情况,也就不会需要找出解决办法,而这对于工业过程而言却是必须的。”杨柏龄说。

科研单位既没有必要建立工业过程需要的大型设备,也没有财力这么做,他补充道。

“问题还在于,我们许多科学家认为自己的技术在项目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不愿意放手让企业投资者进行管理,结果经常会发生不欢而散的情况。有时则是科学家独自坚持,最后在市场销售中碰得头破血流。”杨柏龄分析道。

“你看看成功的高技术企业,联想或者华为,哪一个老总是核心技术研发人员?”

他认为,最理想的情况是科学家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专注于研发,并通过一套合理的机制与企业进行及时交流,最终应该由企业及其技术部门来根据市场决定如何应用这些技术,何时用。

创新同盟之惑

杨柏龄承认,中国的企业研发力量弱,难以与科研部门形成对接。“这也许是历史的必然发展阶段,情况要逐渐地改善。”

正是基于企业研发力量弱,也不会申请国家科研课题,中国的高技术攻关项目往往由科研单位来牵头和实施。

不过,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自主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在项目规划中,往往要求一个项目必须有企业的参与。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往往沦为提供样品的配角。甚至在一些项目中,企业因为无法获得自己需要的技术而放弃了合作,而一些科研单位还拿着企业做出来的样品当作科研结题的成品!”说到这里,杨柏龄甚至有些激动。

由于企业缺乏技术能力而让科研单位主导高技术攻关项目,这就形成了一套只适合科研单位来申请课题的流程,一些科研单位也因此成为了既得利益单位,不愿意将主导权拱手让给企业。

为了促进企业的研发,政府科技部门可以说想出了很多办法。去年在几十个领域推出的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就是这样的举措之一。其核心就是通过企业与科研单位形成紧密的团体,通过让科研单位帮助企业获得国家课题来最终培育企业的研发能力。

但是针对这样的联盟,杨柏龄提醒,必须要有相应的举措来确保企业研发能力真正从中获益。“这样的联盟最核心的地方不应该是科研单位帮助企业获得(高技术)课题,而是培养它们的研发人才,让它们最终具有自己的独立研发能力。”

显而易见,不能排除一些科研单位会“有私心”,担心企业的研发能力成长会导致他们申请课题时遇到强劲的对手。

这种局面必须改变,因为“只有企业的研发能力真正得以提高,中国才能发展出大量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新技术产品”,杨柏龄告诉《科学新闻》。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澳门赌场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