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专家视点
陈清泉:中国有望成为电动汽车王国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李晓明 发布时间:2010-06-28 【字号: 小  中  大   

“这一轮电动汽车发展的气候真的不一样了。”经历了世界电动车产业30余年的起起伏伏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电动车协会主席陈清泉非常看好这一新兴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中国有望成为电动汽车的王国。”陈清泉日前在出席两院院士大会时接受了《科学时报》的专访,他进而分析了在不同技术路线下未来的市场格局。

“中国的形势一片光明”

《科学时报》: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股热潮,中国又是全球增速最快的新兴市场,政府刚刚出台了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您是如何看待这种发展态势的?

陈清泉:从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前景来看,中国的形势一片光明。中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产销量已经是世界第一,保有量会继续增加,成为世界第一只是时间问题。同时必须要看到,中国是能源短缺国家,因此有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迫切需求,当前中国经济更面临转变增长方式的挑战,发展电动汽车无疑有利于缓解能源与环境的双重矛盾。

因此,无论发展电动汽车是一步走还是两步走,走这条道路已经毋庸置疑了。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势头也让人鼓舞。最近,珠海银通新能源有限公司投入10亿元要成为中国最大的锂电池制造商之一,从日本、德国购买了最好的设备,并且发展了自己的创新结构。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多。世界许多投资公司都在虎视眈眈,寻找中国的电动车投资机会。30多年来,这是我看到的电动汽车产业的气候最好的一次。

《科学时报》:中国发展电动汽车有哪些国际经验可以借鉴?

陈清泉:迄今在电动汽车领域投入最大、积累最多的国家是美国,从1969年通过立法发展电动汽车以来,美国投了两三千亿美元,主要投向是包括阿贡等国家实验室。从矿物原材料开发供给、动力电池单体到工艺设计、甚至到电动汽车车轮,作了涵盖全生命周期的评估,开发了一系列软件包,美国的三大车厂都因此受益良多。尽管如此,美国的电动汽车产业化仍然难言成功。目前,美国的纯电动汽车不超过1万辆,混合动力汽车大概有几十万辆,主要来自日本。总体上,美国新能源汽车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

《科学时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陈清泉:我的理解是:首先,美国三大车厂对新能源汽车没有一个坚强、坚定和持续的战略。因为美国车厂受金融的影响很大,一旦股市表现不好,或者经济形势不好,公司决策层很容易放弃发展新能源车。相反,日本不一样,它的国家规划的作用很大,并且政府采用各种措施支持企业,金融机构也积极配合。

其次,美国的大汽车厂商对创新的渴望没有日本企业那么强烈。几年前我代表国际能源组织去评估日本的丰田、本田和日产公司,总结出日本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的成功经验。第一,它有明确的路线图,短期、中期、长期目标十分清晰;第二,它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第三,它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创新基础;第四,它有自己的产业联盟,比如丰田汽车和松下电器的联盟,日产和NEC的联盟;最后,厂商对市场充分了解,用客户的心态来做汽车。

中国当前与美国和日本之间还有差距,不过进步非常快,产生了自主品牌,在努力缩小差距,但是必须尽快确立技术路线,解决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等产业化问题。

要有好的产品、基础设施和商业模式

《科学时报》:您认为在中国发展纯电动汽车要解决哪些关键问题?

陈清泉:现在看,政策层面的支持不成问题,现在“十城千辆”要扩大到20个城市,新出台了5个城市的财政补贴政策,并且国家领导人持十分重视和支持的态度。

发展的瓶颈问题,我认为,要解决“三好”:好的产品、好的基础设施和好的商业模式。

好的产品经济实用,老百姓觉得使用方便。好的基础设施和好的商业模式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包括政府、整车厂、零部件厂以及消费者,一定要能够使大家共担风险、共享好处,另外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消费者在使用电动汽车的过程中更加智能化,实现人与汽车的“沟通”,另外要与智能电网相结合,充分利用夜间“谷电”和清洁电力,提高电动汽车实用价值和附加值。

对于企业来说,一定要培养既懂得汽车、又懂得电机,还懂得信息技术的人才,这方面现在国内汽车厂家与国外的差距比较明显。同时还应形成相关的产业联盟,提升竞争力。

《科学时报》:电池技术被公认为是当前发展纯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国内企业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陈清泉:关于电池,我有几个数据可分享。一是现在的锂电池寿命,起码要做到充放电1500次,目前国内产品能够超过1000次的并不多。

二是成本问题。每度电最好做到3000元以下。这是根据现有的内燃机车比较得出来的消费者能够承担得起的价钱。

三是起码要经历10万辆的规模发展,或者10万~15万公里的行驶里程的考验。这是电动自行车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各种技术路线并非完全对立

《科学时报》:如何看待当前国内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之争?

陈清泉:各种技术路径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从技术上都可以发展,中国的市场很大,城市规模大小不同,市场需求是多元的,不是有你没有我。

关键是要抓住各种技术路线的特点,充分发挥各自的效益。以里程为横坐标,以车型大小为纵坐标,我理解各种技术路线的产品现阶段可以这么定位:短途交通适宜发展小型纯电动汽车,大型的、长距离的比较适合混合动力和增程式汽车,真正要实现大型、远程行驶要等到将来燃料电池汽车成熟以后。

《科学时报》:各种技术路线在未来的市场格局中分别占有什么地位?

陈清泉: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现在各种技术路线的特点来看,未来的市场格局大致是这样的:传统内燃机会继续发展,但总占比会持续减少;混合动力汽车(HEV)现在两三百万辆,保有量会继续上升;燃料电池汽车(FCEV)大概会在2020年左右发展起来,而且可能速度会很快,这时候混合动力的市场占有率就会下降。纯电动汽车(BEV)的大规模发展取决于三个条件,成本、规模和数量,随着排放越来越严格,其市场份额会逐渐上升。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澳门赌场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