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政府已经决定,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今后的中心任务。这一决策无疑是非常英明的。可以预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使中国未来真正地科学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自然需要经济、科技等领域的诸多措施。那么,如何能够采取正确的措施并使其落实?其实,还需要转变思维方式,尤其对于领导干部而言。
改革开放已历经三十余年,然而相当一部分领导的思维依然固守某种定式。有的领导习惯于仅在区域的框架内思考问题,还可以美其名曰基于省情或市情;人们习惯于以当前的发达地区的模板去思考地区的发展,却不思考地区的历史情势,更缺乏对未来趋势的判断;有的干部习惯于按当下的GDP之类的指标去思考地区的发展,却不理解老百姓真正的幸福感受是什么;很多领导习惯于当下流行的思维定式,而且不自觉地推至极端;更多的领导把上面领导的指令或意见奉若神明,却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与行动,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所有这些思维方式显然会极大地阻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领导干部转变思维方式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
多一点“宏思维”。所谓宏思维,主要指以大系统的观念,在国家和全球的视野中、在历史与未来的大格局中去思考问题,在整体联系中去把握事物的发展。大多数领导干部的工作往往限定在某一特定的区域或单位,其工作成绩自然也是其任内的表现。领导干部通常容易局限在本地区和当下的政绩考虑。但是应该明白,这个区域只是更大区域中的一部分,因此一定会受到外部区域的影响。要想使一个地区科学地、可持续地发展,就不能不考虑这个区域的发展如何顺应外部的大趋势,不能不考虑如何借外部之势发展自身,不能不预测未来情势的变化。如有的干部一味地强调本地区的问题是发展不够,认为低碳经济只是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发展的阴谋,至多也只是未来的事,当下无须考虑太多。有的地区发展过分依赖出口,看不到未来国家甚至国际劳工的变化趋势,看不到未来产业转移的可能趋势,无任何应变准备。这样的发展,即使在当前看似很红火,最终也是不可持续的。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已经越来越深地融入世界。特别是近十来年,中国经济取得高速的、持续的发展,这固然是党和政府正确领导与决策的结果,另外一方面恰恰说明了中国经济因为顺应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而有不菲的收获。既然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依赖于世界经济,那么考虑中国及其地区的发展问题就必须置于世界的大框架中。任何一个区域乃至国家都不可能在经济的所有方面处于相对优势,因此经济发展的选择性优势就是每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应该决策的。过去在某些地区发生的因为盲目上马一些项目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教训太深刻了。即使是高技术项目,也不是每一个地区都合适的。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还是因为缺乏世界眼光,缺乏宏思维能力。
以国际视野审视国家及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别要看清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未来实体经济的走势如何?发达国家实体经济的振兴及某些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如何?未来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否仅仅是发达国家的阴谋?而我们又如何应对?还有一些必须考虑的因素是新技术的出现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如新能源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等等,如何抓住机遇迎接这些新技术的到来?因此,在思考我们自己的经济发展时,务必要具备全球视野以及未来眼光。
多一点“中和”思维。现实中人们比较容易感觉到的思维毛病是绝对化。其实,绝对化并非我们的文化传统,相反中国文化提倡“中和”。古人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然而,长期以来相当多的领导干部思维中充斥着绝对化的倾向。如一些人在讲发展是硬道理的时候,却忘记了某些必须遵循的准则,忘记了必须科学发展;一些人强调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确有过很多成功的例子),却不自觉地忽略了市场规律的作用;很多人一味强调跨越式、超常规发展,却忘记了拔苗助长曾经给我们带来的痛苦等等。实际工作中出现过太多浮躁的例子,其初衷当然都是好的,但教训确实是沉痛的。领导干部如果多一点“中和”思维,概不至于此。
多一点“人的发展”意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应该是强调“人的发展”。其实,马克思早就告诉我们:“……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应该考虑人的自由发展。而人的自由发展则体现在很多方面。“让人们有尊严地活着”,让人民有幸福感,这是党和政府的号召,也是人的发展的基本要素。可是有的人以为只要经济发展了,老百姓就幸福了。未必如此。当然,经济落后,老百姓很穷很苦,那肯定不幸福。但基本物质生活充裕,不能保证人一定感到幸福。如有的农村花很大的力气建立起类似城市公寓的新居,农民却觉得别扭;有的领导干部把那种“别扭”理解成暂时的不习惯。其实,并非如此,至少不完全是。在乡村的特定环境,以前的民居有其合理的一面,他们的菜地、猪圈,甚至小的池塘等等,构成一个和谐的“天人”环境。尽管现在经济发展了,应该有相应的改变,但是如果领导干部真正具有“天人”观念,就不会改得面目全非,以致乡村气息全无。因此,真正考虑人的发展,就必须考虑特定环境中人的感受。
发展经济,不仅只是考虑增加老百姓的收入,还得考虑他们在其他方面的需求。如文化、公共事务参与等等。这也是人的发展的一部分。尤其是公共事务参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方面的需求肯定越来越强烈。“民主是个好东西”(俞可平先生语),它可以使人民更有幸福感、满足感。另一方面,民主本身也可能使一个区域的发展更科学。
要转变某些“领导思维”模式。部分领导有某些固化的思维模式,比较常见的是政绩思维模式,要真正解决好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不转变政绩思维模式是不可能奏效的。很多领导干部头脑中的GDP意识就是源于政绩思维模式。比较显现的政绩当然是“大手笔”,在很多地区、很多工作中都广泛存在“大手笔”。的确,有些大手笔是人们认同的、值得称道的。但不容否认的是,至少有一些“大手笔”不利于人的发展、不利于科学发展。越是大手笔的事情,越要慎重,更加需要民主科学决策。
此外,我们能不能也关注一些有利于人的发展的小事呢?王力先生有一本书,名曰《天大的小事》,书中谈到国外城市管理的很多小事,如家庭住房的“危情报警装置”等。他体会到,“原来承载美好与幸福的不仅是宅子,不仅是园子,不仅是票子……”可是我们的很多领导未把这些小事看在眼里、放在心上,原因不外乎不足以体现政绩。令人欣慰的是,今天已经有些领导开始关注这类问题了。什么时候,这些小事都被我们的干部视为政绩呢?
有一部分领导干部自觉不自觉地有“替民作主”的思维。近年来,为很多网民讥讽的各种“被”,实际上就是老百姓对“替民作主”说“不”。老百姓不愿意“被发展”,不愿意“被幸福”。老百姓的不领情,告诉我们不能随便“替民作主”。解决这类问题的方式其实很简单,就是多一点民主思想。
在一部分官员中似乎流行“讲政治”的思维模式。本来常规意义下的讲政治是必要的,然而流行的“讲政治”思维却产生了异化。一个地区甚至单位的一把手说了什么,本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因为“讲政治”而不研究了。即使研究,也不说不同意见了。实际上,党内长期提倡的“实事求是”就被“讲政治”轻而易举地“潜规则”了。如此“讲政治”,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恐难真正改变。
领导思维中切忌简单化。如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否就把一些企业的领导人变成政府官员呢?重视高等教育,是否就让政府官员去领导大学呢?的确不乏领导迅速转身之后依然能有上佳表现的例子,但当这种方式变成一种用人的“规律”之后,就不知道“规律”之规律何在了。
谨以恩格斯的“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的一段话结束本文:“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能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决不同于站在自然界以外的某一个人,——相反,我们连同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是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不仅对自然界我们要尊重规律,在经济领域、社会领域等概莫能外。
(作者李培根系中国工程院院士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