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二炮兵工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中国未来研究会副理事长侯立安在日前举行的“第八届中国科学家论坛”上指出,核事故具有影响范围广、涉及人数多,作用时间长,可造成较大的社会和心理影响等特点,虽然核技术在应用中采取了一系列安全防护措施,但仍不能完全避免发生事故。
他表示,尽管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各种类型的核灾难事件原因、特点及后果各不相同,但都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了巨大损害。核事故应急处理的专业技术性强,需要的救援力量较大,因此,核污染治理一直是环境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侯立安强调,核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意义重大,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健康,必须高度重视,应从日本福岛核事故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在注重源头预防的同时,应积极作好核事故应急准备。
他建议:进一步完善我国核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相关应急标准研究,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加强核应急体系建设,制定完善应急机制,发展核污染控制技术和设备,特别是应急技术和设备,培养高素质应急反应人才,为核应急处置提供制度保障、物质保障和人力技术保障。建立或完善核污染监测网站,扩大监测的内容和范围。发展核污染控制应急净化技术,提高净化效果。开展吸附材料改性研究,开发新型吸附材料。开展固化工艺研究、固化体性能研究和新型固化材料研制,开辟放射性废物处理研究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