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专家视点
张正斌:藏水于地建设中国水仓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05-22 【字号: 小  中  大   

作为一个从事抗旱节水的农业科研人员,让我心里不能宁静的是,毛泽东主席说的“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句话已经过去60多年,但我们还没有实现水利现代化——旱涝灾害肆虐,粮食经济损失严重。

近年来气候变化异常,频繁出现的干旱缺水成为我国南北方共同面对的挑战、粮食安全危机的重要根源、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水资源高效利用需长期投资建设

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六,并不是贫水国家。但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82%以上,北方水资源不足18%,南北气候和水资源量差异巨大;且夏秋季多雨(占全年的60%~80%),冬春季干旱(占全年的20%~40%),季节性分配明显不均。

半湿润和湿润地区的旱涝灾害频繁发生,明显是缺少系统的抗旱防涝的水利工程,对现有水资源没有能够进行科学时空调控和高效利用。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很好地解决了近30多年的黄河断流问题,同时还发挥了很好的抗旱防洪、发电清淤等功能。

水利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一半以上(9.5亿亩)耕地缺少基本灌排条件,有40%的大型灌区骨干工程、50%至60%的中小型灌区、50%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不配套、老化失修、防汛抗旱功能丧失,还带来洪涝灾害的危险。

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来,大约有60%的财政支农资金主要用于大江大河的治理和气象事业发展,而直接用于农业生产性支出的占40%左右,分给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水土保持的经费微乎其微。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主抓水利建设,藏水于地是核心,需进一步扩大投资建设规模。

实施藏水于地三步战略

国家要实施藏水于地三步战略,建设中国水仓,解决中国干旱缺水问题。藏粮于库来源于藏粮于地,但首先要藏水于地。水资源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基础,有了中国水仓自然就有中国粮仓。但目前我国在藏水于地方面缺乏深入研究、顶层系统设计、战略布局和长期投资。

藏水于地的宏观战略,是加快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工程建设及早通水,三峡到丹江口水库的引水工程的连通延伸;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勘察设计。西南五省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44%左右,还需要研究从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联合调水到西北、华北甚至到东北的大西线调水工程远景规划。这些都是藏水于中国大地,建设中国大水仓和中国大粮仓的宏观战略布局。我们再不能任由丰富淡水资源白白流到境外和大海,通过跨流域的南水北调工程将南方洪涝水害变成解决北方干旱缺水的水利,这是事关拓展中华民族未来的更大生存发展空间,增强国力,实现中华民族在下世纪的整体跃进,保障粮食安全、经济安全、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千年大计。

藏水于地的中观战略,是在大江大河上进一步扩大修建大中型水库(坝),以实现大流域层次上的水资源科学时空调控和高效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抗洪防旱,细水长流,扩大大中型灌区和粮主产区面积,即建设大中型水仓和粮仓。

藏水于地的微观战略,是在广大的旱(坡)地加强五小水利工程即小塘坝、小水池、小水窖、小泵站和小水渠的建设和示范推广,以实现小流域层次上的水资源科学时空调控和高效利用及增产潜力挖掘,建设众多的小水仓和小粮仓。

希望通过实施藏水于地的三步战略,在中国不同区域建设大中小不同类型的水仓和粮仓,实现全国江河联网、灌溉系统联网、抗旱防洪系统联网,在抗旱防洪和保障粮食安全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南方应发展工程节水

长期干旱缺水迫使北方人民积极应对干旱,历史上北方许多地区就建有水窖集流雨水,后来母亲水窖工程在甘肃等西北地区全面推广,保障了人畜饮水工程,同时种植抗旱作物,旱灾减产不明显。特别是近30年来,节水农业在北方大面积推广,特别是西北地区管道输水和滴灌系统的迅速扩大,实现了有限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还发挥了一定的增产潜力,产生了很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因此西北长期干旱也不喊旱。

我国许多地区特别是南方有钱修建水电工程,但没钱投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因为农业效益低下。许多地区是有钱抗洪,没钱抗旱;有防大汛的准备,但不一定有抗大旱的意识。因为洪涝灾害可能导致一无所有,所以不遗余力,倾全力抗洪排涝。

干旱灾害是渐进性的,短时间不会出现毁灭性灾害,多数地区都是等雨解旱。所以水电和防汛抗涝工程一般投资大,工程质量要求高;抗旱灌溉工程临时应付多,投资少,没有长期的抗旱意识和高标准设施建设。

例如,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其主要功能是防洪、发电和航运三大作用,当时并没有考虑配套建成相应的抗旱灌溉农田水利体系。在2011年湖南湖北等5省发生严重干旱时,三峡工程靠的是加大流量排放到长江河道,因为河道水位较低,给取水抗旱灌溉和解决人畜饮水带来很大的困难。如果当时和今后考虑农田抗旱排涝水利工程的配套,长江中下游的抗旱灌溉就有了希望。

近年来,我国南方许多地区频繁出现干旱缺水,实际上是季节性干旱缺水,在这些地区完全可以通过工程节水来解决。

南方许多地区山多平地少,且石漠化面积大,土层浅薄,蓄水能力差,抗旱能力弱,遇到一般干旱时会显得影响严重就喊大旱。虽然有丰沛降水资源,但缺少各种储水设施,大量的水资源一泻千里,成为没有高效利用的过境水。

从长远来说,修建大中型水库,实现自流灌溉和自来水供应是远景目标。但近期应对干旱缺水危机,还急需修建众多小水塘(窖)等五小水利工程,藏水于村前屋后和田间地头,以改变雨水资源时空利用特征,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解决干旱缺水最后一公里的难题。目前我国南方有些地方已经建立了部分水窖(柜),在抗旱救灾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事实说明了实施藏水于地三步战略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我们也希望通过实施藏水于地三步战略,“安得水仓千万座,滋润天下禾苗俱绿颜,粮丰民富国泰安”。要改变远水不解近渴的局面,实现细水长流,地有余水,自然国有余粮,心中不慌。

(作者系澳门赌场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澳门赌场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