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创伤与意外伤害的防控既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也是应对疾病谱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主任委员付小兵研究员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
鉴于近年来我国创伤与意外伤害的严峻形势,不久前,由付小兵、王正国院士等牵头,19位院士和专家联名向国家有关部门建议,国家应设立创伤与意外伤害防控宣传日,并对部分特殊行业人员进行强制性初级创伤急救知识培训。
跃居第4位死因
“目前创伤和意外伤害造成的损伤和死亡在我国疾病死亡谱中已跃居第4位,在45岁以下青壮年死亡谱中则高居榜首。因此,创伤和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降低生活和工作质量、显著减少劳动力以及影响社会和谐发展与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付小兵说。
据了解,目前全球每年道路交通事故会夺去近130万人的生命,并导致5000万人受伤。另据预计,2020年,道路交通事故将在全球每年造成约240万人死亡。目前道路交通伤害造成的经济损伤估计占世界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至3%之间,总计达5000多亿美元。
同时,一份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20%的道路交通伤因没有及时现场救治而死亡,约2/3道路交通伤死亡发生于伤后25分钟内。我国的研究也表明,60%道路交通伤患者的死亡发生在到达医院前。
危害性认识尚不足
在应对各种创伤和意外伤害防治方面,我国虽然开展了大量工作,但付小兵认为,总体来讲,我国公众对创伤和意外伤害重要性和危害性的认识尚不足,对相关的急救知识和手段了解较少、有关的宣传教育尚未普及、对创伤和意外伤害的防控还没有上升到国家的战略层面来统一加以考虑。
由于中国现阶段的实际状况,全国很多地方对道路交通伤的急救反应时间较长,专业的急救人员很难快速、及时到达现场。而在现场的其他未受伤人员或最早到现场的警察、消防员、路政人员、路过的司机等却因缺乏基本的创伤急救知识和能力,只能单纯地等待专业救护人员的到来,延误创伤急救开始的时间,最终影响了创伤急救的后期效果,使伤者生的希望在等待中泯灭。
另外,由于近年来参与意外伤害现场施救的部分人员被认定为肇事者,同时,随着人们的法律意识增强,对参与道路交通伤急救时遭遇的相关法律问题的担心(如“南京彭宇事件”的不良影响),令许多人裹足不前。
基于上述情况,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值得借鉴。目前,积极应对各种创伤和意外伤害的防控工作已经引起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如法国的创伤急救知识普及率为其总人口的40%,德国则高达60%,美国接受过初级创伤急救培训的人数就超过7000万人,相当于全美总人口的1/3。
付小兵、王正国等建议将“创伤和意外伤害防控宣传日”纳入全国法定宣传日,在广大公众中树立创伤和意外伤害是可以预防的意识,引导广大公众对创伤和意外伤害危害性的高度重视并积极行动起来进行防控工作,向群众传授初级急救基本知识,提升我国应对创伤和意外伤害的防控能力。
对部分特殊行业,特别是军人、人民警察等,付小兵等认为,在上岗或取得职业合格证前应进行“强制性初级创伤急救知识培训”,使他们在事故的现场能借助简单的工具为伤者提供基本的救护,为专业急救人员的后续治疗赢得时间。而且,还应该通过法律保护在紧急情况下为伤者实施紧急救援,且不图任何回报的个人或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