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专家视点
冯起:野生中药材保护迫在眉睫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王进东 发布时间:2012-07-12 【字号: 小  中  大   

发菜,一种形似发丝的菌类,因和“发财”同音而在我国备受青睐。 

近年来,发菜价格的屡屡攀升,促使很多人不顾一切地冲进草原进行挖掘。

 “内蒙古发菜产区面积约1.4亿亩,食用发菜的滥采导致内蒙古草原约18%,也就是近15万平方公里的草地出现退化。”近日,澳门赌场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所研究员冯起将其研究成果发表在2012年3月美国《科学》杂志335卷第九期杂志上,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我国,过度挖采不仅使包括冬虫夏草、发菜等在内的2000种中药材正面临着灭绝的危险,也破坏了原本就稀疏的植被,引起了水土流失、草场退化甚至沙化。 

“中药材产业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生态问题。”冯起表示。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中药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冯起介绍说,我国约有1.28万种中药材资源,包括1.114万种植物和1580多种动物。 

然而,药用植物的大量采集和挖掘,不但使中药材资源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世界上98%的冬虫夏草采挖自我国的青藏高原。 

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每到虫草采收季节,当地人都会组成一支庞大的“挖草军团”,奔赴3000~5000米的高山上采挖珍贵的虫草。据统计,仅三江源保护区一年就有12万人参加。 

冯起告诉记者,尽管政府禁挖限挖,但仍阻挡不住来自四面八方的“淘金者”。虫草滥挖除了使青藏高原周边的虫草资源产量降低、质量下降外,更冲击着高原的生态环境。 

“冬虫夏草的采挖季节正是高原草甸万物复苏的生长期。若不控制采挖规模,每采集一根虫草,都会对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本来就稀疏的植被被破坏后,裸露的泥土极易引起水土流失、草场退化甚至沙化。”冯起表示。 

除了虫草、发菜外,甘草、麻黄、防风等中药材在采挖过程中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内蒙古、新疆、宁夏的荒漠地区,盛产甘草、麻黄、防风等固沙中药植物。其中,甘草根茎深达10米左右,可覆盖6平方米土地,防风固沙作用极为显著。但是,由于管理无序,滥挖滥采,导致甘草遭遇了空前浩劫。 

俗称“沙漠人参”的寄生药材肉苁蓉,以前广泛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等地。也是因为人为的乱采滥挖,现在成片的肉苁蓉已经很少见。 

中药材的无序开采,带来的不仅是药用植物本身的濒临灭绝,也导致相关物种迈向消亡的境地。 

2011年,中国环境科学院生态所在陕西秦岭调研时,发现中华虎凤蝶的寄主植物杜蘅被大面积采挖后,中华虎凤蝶也开始锐减。 

杜蘅是中药材和调料。随着市场价格的走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过度挖采,杜蘅在太白山地区的数量下降了90%,相应的中华虎凤蝶的数量也下降了90%。类似的命运也屡屡降临到其他中药材植物的身上。 

冯起担忧地告诉记者,如果我国仍延续现有的自然资源开发模式,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环境恶化将严重危及到可持续发展。“许多野生中药材及其生境内的其他植物,很可能也会像华南虎一样消失。” 

对此,冯起表示,各级政府须理解社会经济与环境发展目标之间的角逐所产生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政策与当地需求之间强有力的协调,以达到经济增长与环境需求实现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澳门赌场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