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初步估计,我国每天有30多万条渔船在海上捕鱼,过度捕捞导致的海洋环境恶化已经给我们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比如近年来频发的浒苔。”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王清印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对我国目前的海洋环境状况痛心疾首。
据了解,在我国,过度捕捞已成为海洋环境持续恶化的一大难题。目前,我国近海90%以上的海域已经无鱼可捕,“海洋荒漠化”越来越成为现实。
从2003年起,我国就在有计划地让渔民弃舟登岸,告别大海捕捞,以应对不断加剧的“隐形失海”。
“海上捕捞、陆源污染、围海造田等等,人类的活动已经严重损害了我们的海洋环境。因此,原本在产卵期要到近海来的鱼虾就都失去了产卵场所。”王清印介绍说,“比如我们的渤海湾,过去是鱼虾的重要产卵场所,但是随着多年来的过度捕捞和污染加剧,现在几乎变成了死海。”
相关资料显示,近几十年间,渤海湾独有的比目鱼、黄花鱼、鲈鱼、鲅鱼、蛤蜊、对虾等高经济特色水产品种产量锐减,1953年曾占到渤海捕捞量的70.2%,在1976年却迅速下降到4.3%。而如今,整个渤海湾已经没有一种鱼类、贝类能够形成规模群带。
与此同时,渤海每年收纳的污水高达28亿吨,占全国排污水总量的32%;每年收纳的污染物超过70万吨,占全国每年入海污染物的48%。
“一方面,我们要培育新品种,通过生物技术手段的改良,培育出具有生长快、抗药性强等优点的新品种;另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开展生态系统水平的海水健康养殖,利用不同生物的不同占位,将鱼、虾、贝、藻等进行多营养层次的混养。”王清印强调说,“这其中,我们要特别重视藻类养殖,因为藻类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固碳作用。”
有数据表明,藻类对光量子(太阳能)的吸收转化率可达15%~18%,而一般农作物的光能转化率只有1%~3%。每生产100吨水藻,可吸收利用约470吨碳元素,可转化掉185吨二氧化碳。
同时,全球已知的3万多种藻类,大部分都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比如从藻类中可以提取人类所需要的不饱和脂肪酸(生产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乙醇、琼胶、糖等物质,剩余物质还可以提供燃料、饲料和肥料等。
“海藻具有这么重要的固碳作用,又具有这么高的经济价值,因此,我们一定要在海底大量养殖藻类,这就像我们在陆地上大量植树一样。”王清印表示。
近年来,为了改善海洋环境,实现海洋开发与利用可持续发展,山东省投资建设了多处“海洋牧场”,效果已经显现。
“我们的地球有气、水、地三圈循环,不能由于人类的盲目开发而破坏这种平衡。我们在陆上注重节能减排的同时,更要注重改善我们的海洋环境。”王清印说。
(作者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