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创业。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现在处于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
众所周知,知识经济很重要。全球每年投入R&D1.3万亿美元的资金,它撬动60万亿美元的GDP。这是1∶50的回报,没有什么比高投入、高回报更吸引市场的了。目前中国GDP总量在世界的排名是第二位,离美国还有一段距离——美国现在是15万亿美元,中国是5万亿多一点。这就是为什么我国把创新作为经济持续发展动力的原因。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要通过知识来创新、创业,将知识的生产力价值发掘出来,最终提高生产力,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
在我看来,知识经济的定义就是:通过对市场需求的认知,用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帮助提高生产力,实实在在促进经济的发展。
包括facebook在内,许多通过技术创新获得发展的公司,都是从一个核心知识出发,对人类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相当大一部分产业,都是在过去一二十年中,通过创新成长而来,新的公司不断超越从前看似不可逾越的公司,这就是创新的力量、知识的力量。
据不完全统计,美国2010年产生了61900家科技创新型公司,包括教育、医疗、生物科技、文化、工业等不同领域。即使成功率不足10%,也会有6190家新公司成功。美国的天使投资总额是200亿美元,全部投向创新型企业,资金的支持形成了积极创新的氛围。在中国,天使投资与风险投资资金的比例为1:7,而美国的比例为1:1.7。大家都想回避风险,这导致我国投资早期创新型企业的数字很低。早期发展的公司很难找到资金,因为资金全在后端。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创新。今年7月的科技创新大会提出目标:中国要在2020年进入创新国家行列。
如何进入创新国家的行列?怎样衡量是否已进入创新国家的行列?对此我有一些相关的调查和研究。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对各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作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目前排名第34位,这说明我们的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美国排名第十,说明美国各个州平均起来整体水平会下降;但新加坡、香港、瑞典、丹麦这些国家和地区创造力还是很强的,都在前十位。不过,中国的创新效率指数排在第一位。这意味着什么呢?就是说,在中国,把一个成熟的创新成果转变成经济效益的速度是最快的。换言之,中国的生产制造能力是很强的。
在过去的20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引进技术装备、流水线、工艺。中国不仅能制造中国人需要的产品,也能制造国际市场需要的产品。中国人的模仿能力很强。这种经济模式导致了企业利润十分微薄,没有能力进行新产品研发和创新,多数企业几乎没有先进的研发中心。这是我国目前遇到的问题——我们能模仿的都已经模仿了,再下一步该怎么办?必须靠自主创新。
创新需要平台、设备、人才。这正是我们的困难所在。目前的现状是,第一等的人才大多出国了,第二等的进外企,第三等的做公务员,最后才考虑进中小型公司,这就导致多数公司无法建立自己先进的研发中心。
究竟谁是创新主体?毫无疑问是企业。大学的任务是培养人才、传授知识、探索未知。这些人才进入企业,成为企业的创新主体。
中国要进入创新国家的行列,只有两种办法:一是产业转型——经济效益不高的企业转型到高收益的类型,另一种就是靠创造新型产业,也就是创业。
中国制定了七大新兴产业,来鼓励创新、创业。目前全球的创新资金是1.3万亿美元,美国在研发上的投入是4000亿美元,中国是1500亿美元。到2015年,中国的研发投入会达到2500亿美元,这对所有做高科技的人都是个好消息。当然投入多并不能代表收益大,还是要看产出。
以微电子行业为例,我国每年用于进口微电子产品的总额在1500亿美元,要想弥补这个缺口,关键是要掌握这个领域的顶端技术。再比如医疗产业,这个产业在发达国家的比例占到GDP的10%~15%,我们只有5%,因此这个行业在我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如何利用这个市场空间,通过创新和创业,把实验室里一批新药研发的技术工业化、规模化,发展出新药开发的新路子,将会有很多创新创业的机会。
既然大学不是创新主体,那么大学在国家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对于研究型大学来说,传统的做法有两个,一是通过技术转移转化,把科研成果转移到工业和市场领域;二是企业委托研发。事实证明,这两种方法都很好。但由于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的不足,给大学的技术转移带来很多的挑战。大学技术转移体系的体制机制需要创新,目前我们正在作这个努力。
总之,中国要进入创新国家行列,必须牢记的是,创新意味着原始创新,而不能停留在反向研制或只是在别人研发的基础上发展。只有这样,中国才能作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作者系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