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如松 陆琦摄
十八大报告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列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如松日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五位一体”中,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不是平行的。
“生态文明是神态,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是形态。前者是纲,后者是常,我们需要将神融入形,纲贯穿常,合纵连横,潜移默化。”他说。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三大生态风险:以气候变化、经济震荡和社会冲突为标志的全球生态安全问题,以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胁迫为特征的区域生态服务问题,以环境病加剧、适应力降低、人口集聚为诱因的人群生态健康问题。
在王如松看来,“大敌”当前,传统农耕文明封闭保守、无能为力,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工业文明更是回天无术、黔驴技穷。“市场经济依靠竞生,社会主义强调共生,小农经济依赖再生,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自生,这其中任何单一的运行机制都解决不了复杂的人类生态问题,唯有‘四生’合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有希望挑起全球生态安全的大梁。”
十八大报告29次提到“生态”、12次提到“生态文明”。
王如松对此的理解是:生态,是包括人在内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综合学科、和谐状态和进化过程;生态文明,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以知识经济和生态技术为标志,集自生、共生、再生、竞生功能为一体的高级社会形态。
他进一步解释说,生态文明的“生态”,实际上是人的生态,是“绿韵”与“红脉”之间的关联。
所谓“绿韵”,即光合作用赋予的生命力。自然的本色是绿,生命的活力表现在绿,人类活动的基础是绿。
而“红”则是生命的血脉、社会的基色。“我们要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绿色景观,运筹绿色社会,传承绿色文化,其实就是要协调‘绿韵’与‘红脉’的耦合关系。”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深深融入和全面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王如松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包括经济建设中生产和消费的物态文明、政治建设中组织和管理的体制文明、文化建设中知识和智慧的认知文明、社会建设中道德和精神的心态文明。
他建议,应将自生、竞生、共生、再生的生态规律与开拓、适应、反馈、整合的创新精神根植于新型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之中,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产高效循环、生活幸福低碳、生态绿色和谐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