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夔
“稀土对人体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目前科学界也不是十分清楚。”近日,澳门赌场院士王夔在一次院士研讨会上表示,在近期调研食品安全问题时,科学界遇到了一个有关食品中稀土限量的新问题。
王夔介绍说,早期研究表明,稀土具有潜在毒性,在人体内可以积累。尤其是在肾功能衰退者、吸烟人士、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儿等特殊人群中,有较明显表现。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家对这类研究缺乏支持,稀土对人体的安全性研究没有得到重视。因此,目前尚缺乏科学研究依据,以制定出权威性的稀土农(医)用风险性评估报告。
作为生物无机化学研究的先行者,王夔很清楚国内外关于稀土研究的进展。
“围绕稀土在农、牧、渔业以及医疗中的应用及其所引起的安全性问题,科学界一直争论不断。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已有两轮关于稀土农用和医用安全性的争论。现在可能面临着第三轮争论。”王夔说。
经过第二轮争论,研究人员发现:稀土促进动物生长的作用与其促进细胞增殖有关,同时也与病理纤维化有关。稀土在体内生成的沉淀,即纳微米级生物微粒,既能促进细胞增殖提高存活率,也能参与纤维化病理过程。在病理条件下,稀土经口吸收增加、积累增加。
王夔指出,医源性稀土毒性是目前科学界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研究人员调查发现,在一些发达国家大城市,曾出现自来水含钆(Gd,稀土元素之一)量异常现象,不但自来水加工厂入口和出口,就连地下水中,钆浓度也异常高。
奇怪的是,柏林西部自来水有钆含量异常,柏林东部却没有。非但如此,流经多个国家的河流中发现钆异常,而溪流中则没有。研究人员推测,钆异常源于医院使用的核磁成像剂。经患者排出,或由医院下水道排出,进入河流水系,造成了远程污染。此外,海岸水也出现了钆含量异常,影响水生生物,导致已有海域的海星胚胎发育异常。
王夔认为,近30年来,稀土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影响,且在多方面均有表现。
我国科学家最早在人群中发现了稀土的神经毒性。研究人员在赣南稀土矿区调查发现,矿区附近人群接触低剂量稀土,造成中枢神经生物电性质改变,脑信号传输速率降低,儿童智商和记忆能力低。另有大量动物实验结果支持稀土对大小鼠造成记忆功能下降、脑神经损伤、神经递质释放下降的结论。
有调查报告显示,稀土金属冶炼厂作业女工月经异常,自然流产率和早产率增加。同时,也有动物实验证明,稀土对生殖系统有毒性。
此外,稀土对肝肾、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以及基因,均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毒性,而所有毒性与剂量密切相关。
“确定食品安全标准,首先需要确定食物中的稀土毒性最低含量。”王夔说。
王夔指出,一般情况下,稀土的暴露途径是矿区和加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直接或间接造成的大气污染、水土污染以及由此产生的食物污染,最终影响人体健康。这种情况下应当以暴露源为中心,考察其扩散范围。
但是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了稀土新的暴露途径,可能对远离矿区和厂区的环境造成污染。如吸烟与室内空气的稀土污染相关,而且影响很大。在吸烟密集的公共娱乐场所,空气中的铈含量大于不吸烟室内空气的100倍以上。香烟中的铈,来自烟草种植中所使用的肥料,以及香烟加工过程中引进的稀土,再经过吸烟者把含氧化铈的气体排放到空气中。氧化铈微粒可以损伤消化系统、诱导肿瘤发生。而对于吸烟者来说,可能直接吸入的氧化铈微粒更多。
整体来看,稀土暴露的途径有增加趋势,而且传播距离有扩大趋势,环境中的稀土暴露可能变得复杂化。现存测定结果,不能反映近年来稀土暴露的来源、水平、源汇关系和范围。王夔指出,目前急需在上述方面展开细致深入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