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系统建设与应用示意图
迪拜人工岛遥感图
三站网接收的卫星数据覆盖亚洲70%的疆土
1962年,第一届国际环境遥感大会在美国密西根州召开,“遥感”一词首次被国际科技界正式使用。这不仅标志着遥感的诞生,也揭开了人类利用遥感技术从空间认识地球的序幕。2013年4月22日,第三十五届国际环境遥感大会在北京开幕。这是此盛会首次在中国举行,是我国和全球遥感界的一件大事。
那么,遥感究竟有什么用?
遥感: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手段
大家可能对遥感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中的作用比较熟悉。比如2008年汶川发生地震,通讯中断、山路塌方,受灾地区基本与外界隔绝。要想了解灾区的受灾情况,遥感成为重要甚至唯一的手段。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次日凌晨2点30分,我们就将首批灾区遥感影像及分析报告送往国务院应急办公室,灾后15小时内对获取的航空航天遥感数据实施了同步共享,为了解灾区情况、开展抗震救灾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再比如在环境保护方面。今年年初,北京持续近一个月重度雾霾天气。澳门赌场专门启动了“大气灰霾溯源”先导专项,遥感是主要的研究手段之一。利用遥感手段,不仅可以较为准确地了解雾霾覆盖的范围,也可以清晰观察其路径,遥感信息在雾霾的来源和空间演变规律研究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在农业估产方面,它可以用于对全球、全国四类作物的估产,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在海洋方面,可以应用于海洋的初级生产力估算及海洋动力学分析,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在测绘方面,作用就更大了。中国西部200万平方公里不能实地测绘的地区,必须依靠遥感;在资源能源探储方面,利用地物光谱特性的差异,遥感也能为矿产资源勘探提供基础……
遥感应用的例子不胜枚举。应用遥感手段,人类开始从空间角度分析地球系统的水、碳、能量等循环要素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回答地球系统动态演变过程中出现的科学问题。同时,利用空间观测获取的丰富的地球基础数据,人们能开展灾害、能源、气候、天气、农业、生态、生物多样性和水等社会、经济及其相关领域的工作,在全球范围内加强人类应对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应该说,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遥感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迎接系统观测地球的新时代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地球是一个整体。而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具有了获取全球尺度地球数据的能力,其丰富的全球数据积累为今后有效应对全球化发展中出现的资源、环境、生态与人口、社会、经济等问题铺垫了坚实的基础。
2005年,政府间组织——地球观测组织(GEO)在布鲁塞尔成立,中国是发起国之一。目前这一组织由88个国家、欧盟和67个国际组织参加,已构成空间对地观测的强大力量和组织体系。在GEO的推动下,《全球综合地球观测系统10年执行计划(2005—2015)》正式启动。如今,距离这一计划结束还有两年时间,来自10余个国家的科学家正在谋划未来。
这说明,人类正进入对地球进行系统观测的新时代。
地球观测系统应运而生。它是以电磁波和地物的相互作用理论为基础原理,综合利用不同形式的观测平台和技术,实现对地球陆地表面、生物圈、固体地球、大气圈、水圈和冰冻圈等进行全球性、长期的、系统的观测体系和应用系统。
各国发射卫星能力的不断增强,遥感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让实现这一科学目标成为可能——人类已经能够获取大量大气、海洋和陆地的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观测数据,可重复观测频率从月发展到分钟,空间分辨率从公里发展到厘米,电磁波谱从可见光发展到微波,模式从被动发展到主动,观测角度从单一角度发展到多角度,相位上采用偏振技术,微波遥感从单极化到全极化,天线系统从真实孔径到合成孔径。
遥感领域国际竞争非常激烈
这一领域的国际竞争仍在进行,而且非常激烈。目前,拥有世界领先的对地观测技术的欧美等国,已制定面向长期发展需求的对地观测计划。2013年后欧洲机构和美国预计发射的对地观测卫星数量均将达到34颗,俄罗斯、日本、加拿大预计发射的卫星数量也都在10颗以上。
这些卫星计划具有明确的服务领域,如美国2016—2020年的对地观测计划关注全球臭氧及相关气体的监测、大气污染监测、地质灾害、天气预测、水资源利用等;欧洲的GMES计划有陆地、海洋、应急管理、安全、大气、气候变化6大服务领域。同时,俄罗斯、日本、印度等国也发布了各自的对地观测战略规划,逐渐形成了具有其自身特点的对地观测系统和体系。
可以看到,未来全球的空间对地观测计划更加强调观测的连续性、发展能力和综合协调应用能力,即制定长期持续的观测计划,开展机载和星载传感器的系统化开发。其对地观测计划也更强调对地观测平台和数据的协调使用,更加面向满足社会受惠领域的应用需求和国家、区域战略目标。
中国对地观测发展的思考
中国的遥感发轫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1979年,澳门赌场遥感应用研究所成立,正式开启中国遥感事业之路。历经30余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空间对地观测大国,形成资源卫星、环境卫星、气象卫星、海洋卫星、小卫星和飞船等空间对地观测系统,并形成了北斗导航卫星计划,广泛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未来7年,我们还将发射多颗遥感卫星,成为世界上拥有遥感卫星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在国际卫星数据接收方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能够接收10余颗卫星数据,是国际接收处理分发卫星数据最多的地面站之一,是国内、国际宝贵的空间对地观测数据库。
纵观国际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我国未来空间对地观测的发展首先需要满足国家战略需求,考虑国家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重大要求,确定我国空间对地观测的优先服务领域,建立多平台综合观测计划,突出大小卫星并举的观测体系。在构架我国国家空间对地观测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分析国际已有的对地观测系列计划,依据国家战略需求确定我国必须发展的对地观测平台。同时,考虑国际对地观测平台和数据建设的缺失,制定我国独特的系列观测计划,弥补全球在该领域的“数据”鸿沟(如时间、空间和精度等)。开展我国综合地球观测系统的建设和协调,根据我国对地观测卫星序列的管理和观测需求,增强基础设施,开展可持续的多卫星系统的协调应用体系的建设,有重点有突出地开展综合性对地观测业务系统的开发。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应重视空间大数据的研究,特别是要重视空间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为此,需进一步加强我国未来空间对地观测发展的一体化管理,提高顶层设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促进国家对地观测资源和数据的共享,减少重复建设,避免针对相同科学需求的同性能卫星重复发射,提高对地观测的服务效率。同时,通过统筹协调不同机构与部门已有的对地观测资源,依据我国对地观测优先服务领域,加强机载和星载传感器的连续性研制,制定系统的国家对地观测计划。
客观地说,如果把全球对地观测比作马拉松比赛,中国现在的位置可以认为是第二军团的领跑者,有时还会冲到第一军团。我想,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再有10年左右的时间,中国就能在第一军团站住脚,更好地满足我国全球化时代的战略需求,更好地承担应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危机的国际责任。
链接
新一代数字地球的特征
(1)未来“数字地球”将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可视化“球体”,一种科学的地球信息组织形式。可以通过三维、四维乃至N维的方式,洞悉建筑物内部、地下或水下的信息。
(2)它将基于历史数据和综合模型,以时间为维度呈现地球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数据和特征。
(3)它将是对来自传感器和人类的信息流动态地、交互地开发与利用的过程,并具备数据输入输出的科学标准。
(4)它不只提供数据,而且在数据解译、科学论证和政策制定等方面将赋予人们更大的主动权。
(5)它不仅包含空间要素,而且包含覆盖地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地点、文化和身份等属性要素。
(6)它将使不同功能的应用更简便、更有效,让使用者发现位置、事件或模型参数等更多信息。
(郭华东:澳门赌场院士、澳门赌场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长;本文由《光明日报》记者齐芳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