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专家视点
陈安:应快速推进现代应急管理建设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王剑 发布时间:2013-04-29 【字号: 小  中  大   

陈安

四川芦山地震发生后,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应急管理研究的学者,澳门赌场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安很快在科学网上发表了题为《地震应急,我所关注的》博文,阐述了自己对地震应急问题的看法。《中国科学报》近日采访了陈安,请他谈了目前我国应急管理体制还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改进方向。

《中国科学报》:与5年前的汶川地震相比,这次芦山地震在政府救援与社会应急反应方面是否有所进步?

陈安:进步肯定是有的。第一,现代化技术手段在救灾中的运用更充分一些。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时,应急手段总是力有不逮,要么是没有办法使用,要么是来不及准备。这次的情况则有所进步。第二,就应急管理水平而言,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然而,还应该看到这次的进步相比于汶川地震尚未实现本质性的突破,我觉得这是令人遗憾的地方。

我举一个例子,在汶川地震后,各方面都进行了反思,一致认为资源是最重要的,而最关键的资源,一是救援必需品(通讯设备、挖掘设备、以及救援时必需的其他设备),二是生存必需品(如药品、饮用水、帐篷),三是生活必需品(食品、衣物、被褥等)。但芦山地震发生后,必需资源的到位情况还是不够好,帐篷依然在疯抢,其他物资的分发情况也还有欠缺,处于无序状态。

可以说,芦山地震的救援在技术手段上实现了高水平,但在现代应急管理方面依然有待提高。

《中国科学报》:应该怎样提高?

陈安:一是在文化层面上,一些管理部门喜欢做表面文章,但是表面文章不会带来社会的进步,对错误不断规避、不断改正才能带来社会的进步。每次灾后,特别是汶川地震之后,我们所看到的文字材料几乎都是歌功颂德,对经验的总结和反思却很少。这样我们的管理水平是无法提高的,这是很遗憾的事情。

二是在管理层面上,应急管理是一门科学的知识和技能,不仅仅相关研究人员要掌握,应急管理者包括政府官员,也应该掌握和理解这些知识。否则,无论专业人士具备多么高的应急管理素养、具备再多的经验,也只能听从官员非专业性的指挥,这听起来非常可笑,但确实是当下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现状。因此,政府官员应学习专业知识和管理手段,这样才能在他们的位置上做出应该做的事。

《中国科学报》:芦山地震后,民众的自救能力与心态稳定方面与汶川地震相比是否有进步?

陈安:就自救能力而言,进步不是很明显,这与大家没有受到更多的灾后逃生训练有一定的关系。日本是多地震国家,日本人的逃生训练是全民性的,在地震等突发事件来临时,基本能做到有序逃生。我们目前还做不到像日本人那样更有效地逃生。不过,这次地震发生后,公众参与救援的能力还是有进步。

《中国科学报》:一个不可否认的现象是,地震发生后,各方力量纷纷奔赴灾区,导致道路拥堵,救援物资、仪器无法及时进入灾区。针对这一情况,您的建议是什么?未来我国在地震应急领域还有哪些需要提高的方面?

陈安:应急管理是一项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但是5年前汶川地震以及当前的做法依然是以长官意志为主。救灾指挥部中的指挥人员绝大多数并不是应急管理的专业人员。地震发生后,一般人只看到了房倒屋塌和死伤、失踪的情况,但是应急、救援应按照一套特定的流程来推进,就像火灾,救火的程序几乎一步都不能错漏,这样才能最有效地实现救援。也就是说,必须由专业人士来管理,这是保证各方力量协调有序发挥作用非常关键的一环。

因此,我一直倡议推进现代化应急管理手段。传统应急与现代应急的巨大差异就在于,传统应急手段是单一的、简单的,而现代应急是集中的、多部门协同的,并包含了种类繁多的资源。

目前,我国的应急管理基本停留在传统应急方式加上一些现代技术的支撑这一水平上。我建议,下一步必须由传统应急快速进入现代应急阶段,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这其中也包含了后续的心理救援、灾民安置、资金使用、保险与捐赠的问题,在现代应急管理中都必须有相应的解决方案。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澳门赌场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