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专家视点
焦念志等:“蓝碳计划”期待更多“中国研究”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彭科峰 张孟枭 发布时间:2014-09-17 【字号: 小  中  大   

  蓝碳储存于滨海和海洋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但与大气碳库相比,关于蓝碳的研究一直相对滞后。如何加强对蓝碳的认知,以更好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下,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日益显现。而这一切,都源于人类活动释放的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的增加。

  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如何增强自然界的固碳作用?生物固碳之外,海洋、湖泊能否起到固碳作用?在日前召开的海洋科技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中国未来海洋联盟宣告成立。与此同时,相关专家对于海洋的固碳效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制定了“蓝碳计划”。与会专家还呼吁,在当前国际上对蓝碳的认知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我国亟待加强蓝碳研究。

  神秘的蓝碳

  什么是蓝碳?它有什么样的作用?这个在国际上已广为人知的概念,在国内却鲜为人知。

  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之前,澳门赌场院士、厦门大学教授焦念志刚被推选为新成立的第一届中国未来海洋联盟理事长。他向记者介绍说,蓝碳其实并不神秘,“蓝就是海洋的意思,蓝碳就是海洋里的碳”。

  蓝碳储存于滨海和海洋系统。作为地球上的最大碳库,蓝碳是大气碳库的50倍。但由于种种原因,和大气碳库相比,学术界对蓝碳的研究相对滞后。

  2009年,联合国环境署、粮农组织和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发布《蓝碳:健康海洋对碳的固定作用——快速反应评估报告》。该报告指出,在世界上每年通过光合作用捕获的碳中,有55%是由海洋生物捕获的。这意味着,认识和了解蓝碳有着重要意义。

  澳门赌场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王铁冠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目前蓝碳的定义在不断延伸。“蓝碳还包括了海底生物的循环以及有机物碳氢化合物。在海里,有些有机碳会沉到海底,但其储存碳的机制到底是怎样的?如何让更多的碳沉入海底?这都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研究迫在眉睫

  国家海洋局科技司司长雷波认为,海洋在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加强相关研究已势在必行。

  焦念志则表示,从历史上看,每一次地球巨大的气候变化都和海洋有关,“地球上很多事件,甚至是生物事件都和海洋密不可分,有些生物大灭绝也是起源于海洋,这是我们讨论蓝碳的前提和背景”。

  然而,人类活动的加剧给整个海洋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时导致海洋固碳作用的下降。“海洋储碳的容量是有限度的,赤潮、绿潮的发生意味着海洋的储碳量降低。”焦念志说。

  目前,在减少碳排放方面,我国出台了很多环境政策,但并不是都有效果。例如,通过罚款控制排污,但很多地方企业对排污数据进行造假。为此,焦念志认为,我国应在低碳理念的指导下,积极转变思路。以海洋储碳为例,政府可以奖励积极储碳的企业。同时,为减少上游农业生产排放入海的污染物,政府可以通过碳汇手段进行补偿。这样一来,农民少用了化肥,但收入不减少,就会积极介入低碳经济,形成良性循环。“所以说,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与蓝碳有关。”

  科学家须形成合力

  如今,随着对海洋认识的变化,由近海到大洋,由表层到深层,由宏体生物到微型生物,都是蓝碳研究的范围。同时,古今结合、学科交叉、协同创新,科学与技术结合,也成为研究蓝碳的必经之路。专家们认为,有必要对我国海洋碳循环研究的各个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对我国蓝碳研究进行总结,并制定未来规划。

  “一方面国家需求摆在前面,另一方面我国海洋科技力量日益提升,可以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出蓝碳计划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及时的。”焦念志说。

  此前,西方国家对蓝碳的研究一直领先于中国,但近些年中国学者奋起直追,在很多领域已经不输西方,甚至保持领先。

  未来中国如何在蓝碳研究方面取得更多突破?对此,焦念志表示,要依靠“专家带动,民众参与”,形成“科技驱动、社会扶持、民众参与”的态势。面对碳汇这种大问题,必须综合各方面的力量,而“蓝碳计划”就是希望把科学家的竞争状态改成联合状态,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协调创新,共同提高,因为“力量过于分散,形不成拳头”。

  王铁冠也认为,当前对海洋的研究包括对蓝碳的深入研究,必须联合环境、科技等各方力量,搭建平台,集中力量研究。

  “面对碳汇、环境这样的大问题,必须靠‘面’才能解决,这就是联盟的宗旨所在。”焦念志希望,新成立的未来海洋联盟能在这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澳门赌场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