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院士 > 院士建议
李振声:保面积、攻单产、节消费,确保我国农业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8-04-03 【字号: 小  中  大   

    现在大家正在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十七大报告,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这些重要思想和观点以及其他与农业有关的论述,为我们认识和研究我国农业发展问题指明了方向。在学习这些论述的基础上,联系我国农业生产实际,谈谈在粮食生产方面出现的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和建议,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我国粮食生产现状与问题分析

    (1) 近十年我国粮食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

    最近在对我国粮食播种面积、粮食单产和粮食总产(面积乘单产)的综合分析研究中,发现一个值得重视的新问题,这就是,50多年来决定我国粮食总产的主导因素是不断变化的。根据1952~2006年54年的资料,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1952~1962年),当时全国粮食单产水平很低,10年内年平均亩产多数在100公斤以下(只有1958年达104.5公斤),变化不大。在这10年中,因为单产的变化较小,所以决定粮食总产的主导因素是粮食播种面积,即总产基本上随粮食播种面积的增减而波动。

    第二阶段,自20世纪60年代初至90年代中(1962~1995年), 经过了“农业三年困难时期”之后,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领导与投入(包括发展水利灌溉、增施化肥和农药以及推广农业机械等);特别是70年代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单产迅速提高,到90年代中期,粮食单产从原来88公斤的基础上,增长到283公斤,增长222%,(34年中,平均年增长3.5%);粮播面积虽然不断下降(年均减少约510万亩),但下降速度(年均减少0.29%)较粮食单产增加速度(年均增长3.5%)为慢,所以粮食总产呈上升趋势。粮食单产的提高成了决定粮食总产增长的主导因素。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至去年(1996~2006年),近十年出现了新的变化,即粮食单产增长变慢,徘徊在300公斤上下(1996年为299公斤,1998年为300.1公斤,2000年为284.1公斤,2006年为314.4公斤)。所以又出现了像50年代那样的情景,即由于粮食单产变化较小播种面积又成了决定粮食总产的主导因素,总产随播种面积的增减而波动。不过,它虽然现象上与50年代相似,但本质上却有很大的不同。这是在我国粮食单产达到一定高度,或者说是进入爬坡阶段后出现的新情况,这就是本文提出的当前我国粮食生产中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新问题。

    (2) 对我国粮食恢复性增长情况的分析

    众所周知,我国粮食总产自1998年达到最高值5.123亿吨(10245.9亿斤)后,紧跟着就出现了连续5年下滑,到2003年达到低谷,下滑到4.307亿吨(8613.9亿斤);此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支农措施,使粮食总产开始恢复性增长。到2006年,粮食总产恢复到4.975亿吨(9949.6亿斤),相当于高峰值1998年的97.1%。2007年粮食总产达到5.015亿吨,但仍未恢复到1998年的水平。由此看来,最早也要等到2008年才有可能恢复到1998年的水平。不言而喻,这是建国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上最大的一次波动,持续10年之久。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和加以分析研究。

    为了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我们根据已有的资料对上述大波动划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分析,即前五年的下滑期和后三年恢复期,对这两个时期每年的粮食总产、粮播面积与粮食单产数量变化及其逐年的增长百分比列入表1。

    在表1中看出:

    第一,前五年为粮食下滑时期:与1998年的高峰值相比较,无论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单产或粮食总产,增长值全部是负值,即全部是负增长,到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下降12.6%,粮食单产下降3.77%,受到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粮食总产下降15.9%,即从5.123亿吨下降到4.307亿吨。

    第二,后三年为恢复时期,与1998年的高峰值相比较,粮食播种面积、粮食单产虽然有相当大程度的恢复,但到2006年粮食总产仍为负值(-2.9%)。再看影响粮食总产的两个因素,粮食单产已经全部恢复为正增长,到2005年增长了4.75%,但是,由于粮食播种面积仍为负增长(-7.3%),而且大于粮食单产的正增长值,所以总产并未达到1998年5.123亿吨的水平,只有4.975亿吨。

    综合上述两方面的情况,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第一,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容易,恢复难,没有一个稳定的粮食播种面积,要想实现粮食总产量的稳定增长是很不容易或不可能的。

    第二,粮食单产达到一定高度后,进一步提高的速度将会逐渐变慢。最近三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的支农政策和措施,粮食单产的年均增长率只有1.58%。与1962至1995年年均增长3.5%的速度相比,的确是慢多了!这个事实告诫我们,今后要想实现持续增长的目标,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绝不可掉以轻心。

    此外,如果再与我国的人口增长的因素联系起来(1998年人口为124761万,2006年为131448万,8年中增加了6687万),就更应引起我们对农业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视。

    二、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状况的分析

    关于我国粮食的消费情况,目前尚无由国家统一公布的正式资料,但是我们研究粮食生产问题必须与消费结合起来,从供需平衡的角度作深入一步的探讨,才能对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及其对人民生活的影响问题作出比较切合实际的评估或判断。为此,我们请澳门赌场数学与系统研究院研究员陈锡康(长期从事我国粮食预测研究)根据国家粮食局、国家统计局和其他单位及专家们的部分数据进行汇总与调整,整理出了我国粮食消费的部分数据,列于表2中,虽然并不十分准确,但可看出一个大致的趋势。

    (1)1990~2006年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总量比较

    从1990至2006年这16年的资料来看(表2),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的总量自2000年起出现了连续7年粮食消费超过生产的新情况,超过数值的多少与粮食总产量的波动趋势一致,即2003年粮食总产最低的时候差值也最大(-1224.6亿斤),后三年随着粮食总产量的提高差值也逐渐减少,到2006年的差值仍有-204.4亿斤,尚未达到产需平衡。

    (2)我国粮食总消费量逐渐增加的发展趋势及其形成原因的分析

    粮食总消费量的增加是由两方面因素决定的:

    其一,人口数量的增加:2000年的人口数12.6743亿,2006年13.1448亿,6年增长4705万。因此,总消费量必然相应增加。

    其二,人均粮食消费量的增加:2000年人均粮食消费量725.8斤,2006年772.5斤(表3),16年增长46.9斤。为了说明人均粮食消费增长的发展趋势,我们将这16年化分成为四段:

    第一段,1990~1992年,人均粮食消费量750斤以下。

    第二段,1992~2002年(10年),人均粮食消费量750~760斤。

    第三段,2003~2005年(3年),人均粮食消费量760~770斤。

    第四段,2006年,人均粮食消费量770斤以上。

    从这四段的发展进程看,消费量增长的速度明显在加快。加快的原因是人民经济收入提高后,因改善生活的需要,如肉蛋奶消费量的增加(一般估计,生产1斤鸡肉需要2斤粮食,1斤猪肉需要4斤粮食,1斤牛肉需要8斤粮食),这完全是正常的和应该的。但是,近4年的增长速度过快,这其中可能包含了一部分不合理的消费和浪费,这是应该节制或尽量减少的。

    三、保面积、攻单产、节消费,确保我国农业持续发展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认为我国农业必须三管齐下才能确保持续稳定发展:

    (1) 保证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16亿亩

    今年春天,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坚决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这是保证我们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决策,受到全国广大人民的拥护。与此同时,我们的粮食播种面积,也需要确定一条红线,去年已经恢复到15.82亿亩,而粮食总产仍未恢复到1998年的水平,由此看来,原来我们曾经议论过的,粮食播种面积不能少于16亿亩,这条红线也必须守住。建议政府进一步正式肯定下来。

    (2) 攻单产,年均持续增长百分之一以上

    自1998到2006年粮食单产的提高明显变慢,8年中增长了14.3公斤(从300.1公斤增长到314.4公斤),年均增长1.79公斤,年均增长率为0.6%,赶不上人口增长和粮食消费增长的需要。从表4中看出,1998~2006年,虽然人口增长率在逐年下降,但是粮食的人均消费量却在逐年上升,两者合计(粮食消费量)年均增长1%左右,由此说明,今后必须保证粮食的年均增长率在1%以上才能满足需求。

    今后,在粮食播种面积稳定的情况下,粮食总产的增长主要依靠单产的提高。因此,对单产增长必须提出明确的要求和规划,年均增长1%以上。

    如何确保粮食单产增长的速度。过去的经验是,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今后还是如此。下面,谈谈科技的贡献问题。

    现在我们国家科技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大致为40%左右,与发达国家比还有很大的潜力。在农业科技内部各种主要技术的贡献率,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的测算,1978~1996年我国各主要技术对粮食单产提高的贡献份额是:优良品种占33.8%,先进栽培技术(包括种植技术、施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机械技术等)占34.1%,植物保护技术占14.2%,土壤改良占17.9%。这个结果说明,必须全面提高和充分发挥各项技术的作用,才能确保单产的稳步增长。

    就目前农技推广应用的情况看,由于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补贴政策,如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资增支综合补贴等等,对农技推广和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近四年粮食的持续增长提供了经济和技术支撑。这些政策需要在继续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和进一步强化。

    此外,从粮食生产的长期发展看,还有一个问题应当引起重视,这就是加强对耕地土壤肥力的培养问题。我国农业的传统经验是不仅要“藏粮于民”,还要“藏粮于地”,在这方面有许多好的经验和措施,如“养猪积肥还田”、“秸秆过腹还田”、“种植绿肥还田”、“城粪下乡还田”、“农家积肥还田”等。现在由于城镇人居方式与家畜饲养方式等的改变,有机肥还田的数量明显减少,影响了土壤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再加上发展工业与交通占用的土地中,相当一部分是肥沃的农田,而补偿的是较差的土地。这就更加重了土壤培肥的任务。秸秆还田是现在提高大面积农田质量的有效措施,各地已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样板,建议各级政府作为一项发展农业的重要战略措施加大和加速秸秆还田的普及推广力度。

    (3) 节消费,不浪费,人人有责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中说,我们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这些都是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导原则,我们当前的任务就是要将这些原则变成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行动。只有人人都来节约粮食,节水、节电、节能、节约各种资源,保护环境,才能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

    现在浪费粮食或食物的现象比比皆是。我们认为,一方面应该动员各方面的宣传力量大力加强节约粮食、爱护粮食的宣传工作,我们应该提倡“吃得饱,吃得好,不浪费”的行为准则,并与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结合起来,使人人养成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和社会风尚;另一方面,建议全国人大尽快制定节粮法,以规范企业、单位和个人的节粮行为。

    总之。把保面积、攻单产、节消费结合起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各级政府、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相信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此文删节版已发表在3月19日出版的《求是》杂志2008年第6期。)

    * 此文经澳门赌场数学与系统科学院研究员陈锡康阅改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澳门赌场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